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行动回答时代之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今年暑期,学校组建510支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组织动员4618名青年学子集中奔赴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
活动启动以来,团委紧紧围绕学校“冲一流”建设主线,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优化评价体系等举措,创新开展实践项目培育孵化,着力培育一批可持续、可示范特色精品项目,推动形成全校协同育人的坚强合力,引导济大青年在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成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以互动式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理论普及宣讲团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接地气的宣传教育活动,用充满朝气的语言和生动的传播形式,推动形成青年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积极传播党的声音的“燎原之火”。
文学院赴济南市市中区“井冈山精神”宣讲团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广播剧展演等形式宣讲井冈山精神,引导社区群众了解井冈山精神内核。“青马工程”第十三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青年奋进正当时,矢志笃行立芳华”暑期社会实践团进乡镇、走村屯、入学校、到企业、走街道、访社区,以理论宣讲为重点,统筹开展国情考察、红色寻访、支农支教、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以青春之我助力伟大复兴。化学化工学院“深学悟党路 薪火万口传”理论宣讲实践团队走进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通过政策宣讲、红色观影、问卷调研等形式让党的最新理论政策走进百姓身边,融入百姓生活。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亮爱心——启航新征程,青春筑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党支部联学共建单位——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文苑社区,开展宪法教育、垃圾分类、安全用电等宣讲活动20余次,与社区联合开展“老党员的红色青春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党日活动,在参与社区治理、垃圾清运等活动中增强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本领。
以科技助推帮扶乡村产业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科技支农实践团将专业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深入乡村一线开展定点帮扶,围绕教育关爱、科技支农、乡村美化、基层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项目,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小青”赴砣矶镇暑期社会实践投身海岛环境保护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中小学生提供“小物”实验科普活动。美术学院实践团将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前往济南商河、济宁鱼台、临沂兰陵等地进行乡村振兴主题墙绘创作900余平方米,团队师生沿京杭大运河山东省段开展了写生活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笔墨助力乡村振兴。外国语学院赴济宁市金乡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多彩课堂”赋能乡村语言基础教育,深入调研金乡白梨瓜“甜蜜”致富路,探寻乡村发展新机遇。设计学院学子以墙面为画布,为聊城阳谷县十五里园镇多个乡村打造了“一村一文化、一画一风景”的美丽村庄品牌,让村庄更有人文情怀、更具乡土气息,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青春之色与振兴美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春无悔,清音入泗”青年支教队赴济宁市泗水县泗河街道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和社会调研,以生动教学拓宽乡村儿童眼界,以线上宣传助推当地大棚养殖发展。
以实地调研推动治理水平提升
历史以醒目的刻度标记着中国的发展,积淀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在实践中感受中国智慧、中国智造、中国力量,国情观察调研团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了解国情省情社情民情,体悟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春为“营”——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实践团队入选国家级重点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设计“访聚杨庙社区 擘画振兴蓝图”“弘扬石油精神 汇聚发展伟力”“踏寻黄河足迹 领略大河之兴”三个行动板块,在社会观察考察、基层治理参与中感知祖国强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大地的殷殷嘱托。数学科学学院“齐鲁水韵”赴聊城暑期实践团队深入运河及黄河周边地区开展齐鲁水文化调研活动,以水为媒,传承齐鲁水韵,助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法学院“党建引领,共谱华章”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莱芜区贺小庄村开展实践调研,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工作,并针对组织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科技兴农、民生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层次调研,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建言献策,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政法力量。文化和旅游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山东省七地市,聚焦家乡新时代十年的变化与成就,在红色纪念馆、5A风景区、携程旅游公司等地开展调研活动,以旅游方案设计赋能基层治理,为文化和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助力献智。
以创新创业实践助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7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科创报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青年学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挑战筑梦实践团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依托“互联网+”“挑战杯”、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涵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助力红色筑梦之旅。
机械工程学院“匠心筑梦”实践团在济南市金庄村认识并学习“木鱼石雕刻”制作工艺,以学促研、以研促创,与当地匠人一起探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水利与环境学院实践团队走进黄河河务局和风景区,在澎湃浪涛声中了解黄河水利工程建设,感悟母亲河背后的文化底蕴,八名实践队员与东平黄河河务局管理段所一线职工同吃住共劳动,实际参与工程巡查值守、涵闸启闭、水尺观测等工作,让理论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以专业所学助力黄河流域发展。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威海市环翠区“科技下乡,青翠研农”实践团队以调研新时代智慧农业现状为契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AI农业种植融合新思路,将所学为所用,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美好愿景贡献青春力量。标准化产业学院赴郑家窝坡村实践团队---“田园夏韵”实践团队多线并行,在慰问老党员、发掘特色产业的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助力当地打通网上带货渠道,协助农户规范鸡蛋鸡仔生产,用标准化理念完善“云”养鸡商业流程,创造“云”养鸡商业模式。
以社会服务助力学校与城市相互滋养赋能
为认真落实团省委、省教育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的工作方案》,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展现新时代青年价值,传递青年力量,青春社区行动团以政务实践、企业实习、结对共建、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为社区及城市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商学院赴济宁市鱼台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与鱼台县政府和长青冷链产业园等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产业调研活动,并在鱼城镇进行“雏鹰课堂”义务支教,因地制宜助力乡村产业、教育、文化振兴。音乐学院“‘乡’约古城镇,盛夏逐梦行”赴聊城莘县古城镇社会实践团深入乡村中小学美育课堂,以唱演教传推进教育振兴方针落实落地,全力助推“省派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土木建筑学院赴中建八局一公司装饰公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莱芜区大王庄镇、中建八局一公司装饰公司共同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以党团共建凝聚发展合力。体育学院赴济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研学)基地暑期社会实践团发挥体育专业技能优势,日常负责基地研学师生考勤保障、场地教学等内容,以运动指导服务济南市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访聚特色乡镇 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在济宁市梁山县参观走访特色企业,座谈交流产业融合发展,学习新农村建设成果经验,引导学生回到社区、服务地方发展。
近年来,学校将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与专业实习双轮驱动、与思政教育双向融合、与创新创业双轨提升、与志愿服务双线锤炼,逐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格局,创建了具有济大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对于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学校有1支团队入选全国重点团队,6支团队入选省级重点团队,1支团队入选“圆梦工程”,1支团队入选“笃行计划”,2支团队入选“走近千村观察,唱响乡村振兴”,3支队伍入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等全国专项,济大学子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未来,学校团委将继续加强对青年学生引导,积极与地方团组织合作,努力搭建学生成长交流平台,吸引更多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展现才智、拓宽视野,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此外,学校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设计、安全保障、落地落实、宣传提升等工作,假期期间持续跟进实践团队动态,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和天气变化,全方位做好实践过程管理和指导;建立了专题网站、中青校园、微信微博“三下乡”专栏等,及时做好校院两级宣传报道和总结展示。开学后,学校团委将通过社会实践评优表彰等活动总结实践成果、选树优秀典型,引导济大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社会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编撰:牛帆 审核:梁明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