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青年要闻  »  正文
挺膺担当正青春,奋楫笃行长才干 ——济南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火热开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14:32  点击次数:

今年暑期,济南大学全面启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各团组织落实团中央、团省委等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锚定育人目标,服务第一课堂,助力人才培养,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投身乡村基层和生产一线,直观体验党的创新理论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坚定信念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

立足“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2025年实践立项聚焦红色基因传承、理论普及宣讲、发展成就观察、服务党政大局、就业创业实践、基层志愿服务、党纪团纪学习7个方面,科学设置若干选题专项,以“办好一件惠民实事、进行一场主题宣讲、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提出一项务实建议、撰写一份调研报告”等“五个一”实践任务为着力点,引导学生深入基层、躬身实践。经师生自行组队申报、各学院推荐、相关负责单位审批,共组建校级重点团队33支、一般团队47支,学院立项团队408支,4038名青年学生参与集中实践。其中,1支团队入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重点团队,2支团队入选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3支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在实践安排上,团队平均社会实践时长15天左右,组织低年级以沉浸式国情体验实践为主,高年级立足学科专业开展调查研究,研究生紧密结合“青年实干家计划”开展实践,聚焦地方发展和民生关切定项目、作贡献。

情系实践暖人心,服务社会助成长

7月8日,省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实施的“齐鲁青衿行”社会工作领域青年实习实践联盟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庆国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学校将以此次专项实践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以政治自觉投身实践、以专业能力服务基层、以责任担当奋发成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推动“基层出题、高校解题、学生答题”,提升服务效能;精准对接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家庭教育指导、社区服务创新等领域打造特色典型,为全省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经择优比选,我校10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与北大、清华、山大等18所高校学生一起,赴居住地村(社区)社会工作岗位实践,参与基层治理、党性教育、入户走访、服务新就业群体、组织志愿服务、服务非公企业党建等工作。

7月7日至8日,学校副校长徐征和带队赴枣庄市台儿庄区走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枣庄市台儿庄区委书记周刚、副区长李冬光、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邓斌等参加活动。徐征和强调,学校将以此次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纽带,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拓展校地合作空间,既为在校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也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实现校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7月9日,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旺带队走访市中区社会实践基地,慰问在七里山街道卧龙社区和市中区示范性综合实践(研学)基地实践的学生,学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团委书记胡春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夏卫东、体育学院院长亓圣华等一并参加活动。卢旺一行现场实地参观了团中央“伙伴计划”示范项目服务阵地、青年会客厅等实践平台,听取卧龙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以及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七里山街道共建项目推进情况,考察示范性综合实践研学基地的各相关功能区,并与在实践岗位上的体育学院社会实践师生们开展交流,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生就近就便参与社会实践,期待街道和基地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实践场景和机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聚焦重点彰特色,济大精神薪火燃

在学院立项中,实践团队围绕各类主题、结合学科特色开展相关活动,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观察社会、服务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济大故事,传承和弘扬济大精神。

“行走的思政课——走进东北”大学生思政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小我融入大我”为主题,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基层,让党的声音在基层落地生根;“乡村振兴 文保先行”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协同共进,探寻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发展的有机结合点,为守护历史文脉、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数启非遗•智润课堂”实践团走进乡村学校和基层社区,开展非遗知识宣讲与实践课程,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传承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乡”音筑梦,“乐”漾山海实践团为当地群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推动了校地合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新需求;“光氢童行・科学启梦”暑期社会实践团结合实验室场景,创造性开展物理科普知识宣讲与实验演示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与热情;“聚焦镁合金循环经济,赋能绿色智造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菏泽市鲁西新区开展材料经济调研与技术推广活动,助力地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治理新模式;“青耕红畦”社会实践团在寿光蔬菜基地亲身感受“因地制宜、创新驱动”的山东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深刻体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广大青年在沉浸式学习和体验中,感受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国情考察、社会观察中了解国情省情社情民情,体悟青年一代的时代使命担当。

青春聚力汇青年,社区治理赋新章

在学校层面,实践团队围绕科技创新、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纪律学习等领域开展活动,以实际行动扎根齐鲁大地,在实践熔炉中接受教育、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青春智慧。

结合“百万大学生进社区”工作,27位市中区基层团组织兼职副书记组建专门团队,围绕社区需求开展各类服务活动47场,组织宣讲30场,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济大青春力量;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主题宣讲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27支队伍、107名学生,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宣讲红色文化,在实践中聆听齐鲁大地的红色故事、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党的创新理论贡献青年力量;以“七彩假期,爱润童心”市中区支教团为代表的130余支团队、388名学生主动对接地方需求,聚焦困境儿童开展系列安全教育知识科普以及学业帮扶活动;由406人组成157支基层服务践行团,将所学化为所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金融反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基层治理实践,切实做好基层群众服务;党纪、团纪学习教育专项实践覆盖11支队伍的32名学生,以廉洁家风涵养、党纪团纪学习为主题,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的交流互动,深刻认识到知廉、守廉、助廉的重要性,自觉树立建设廉洁家庭、培育廉洁家风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弘扬清风正气;“青梧共栖—探寻教育投入与教育焦虑关系”等22个调研实践团,聚焦社会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问题,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相关参考和建议。结合共青团中央“青年实干家计划”,学校研究生会组建蒙阴烟庄“青衿传薪,红旅筑梦”社会实践团,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以科技创新聚智赋能乡村振兴,以社会服务推动提升治理效能。

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抓好社会实践“大课堂”,是讲好“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济南大学将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与专业实习双轮驱动、与思政教育双向融合、与创新创业双轨提升、与志愿服务双线锤炼,构筑“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格局,创建具有济大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和大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较好示范带动作用。未来,学校团委将继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的深度和广度,引领动员更多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砥砺意志品质、锤炼过硬本领,上好社会实践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编撰:牛帆 审核:张振宇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我校在“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决赛实现新突破
共青团济南大学团委 2016 版权所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