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下午,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红苗公益”化学启蒙科普团队的4名志愿者,走进泉景小学二年级二班,为49名学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化学启蒙实验课,用专业与热情搭建起高校与小学的科学沟通桥梁。

为让化学知识适应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志愿者团队提前开展备课研讨,将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转化为“魔法游戏”,精选小苏打、白醋等生活常见材料作为实验道具。活动当天,志愿者提前1小时抵达教室,细致完成12组实验材料的分装、课堂道具摆放等筹备工作,从材料分量把控到操作工具适配,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专业素养。

课堂上,志愿者以“自制热气球”实验为核心,通过“示范讲解+分组实操”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从讲解实验安全规范,到演示倒白醋、装小苏打、套气球的关键步骤,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操作要点。在分组实践环节,他们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耐心指导学生协作配合,及时解答“气泡从哪里来”“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等问题,全程回应学生主动提问超20次。当看到气球在化学反应中慢慢鼓起时,教室里响起的阵阵欢呼,成为对志愿者教学成果的最佳肯定。

此次公益科普活动是化学化工学院深化“实践育人”与“社会服务”融合的生动实践。“红苗公益”化学启蒙科普团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化学知识,不仅展现了化院学子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责任担当,更成功唤起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未来,学院将持续依托专业优势,丰富公益科普形式,让科学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