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和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就业能力,学校决定举办“创青春”济南大学大学生创业大赛,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19年9月—2020年4月
二、参赛条件
1. 凡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可参加全部3项主体赛事;毕业3年以内(时间截至举办大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可参加创业实践挑战赛(需提供毕业证证明,仅可代表最终学历颁发高校参赛)
2. 参赛项目的申报条件:
大赛分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3项主体赛事;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加竞赛项目分为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分为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和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材料,机械能源,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等7个组别。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法人代表或经营者为符合第十七条规定的在校学生、运营时间在3个月以上(以预赛网络报备时间为截止日期)的项目,可申报已创业类。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有核心团队,具备实施创业的基本条件,但尚未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或注册登记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项目,可申报未创业类。
创业实践挑战赛: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法人代表或经营者符合第十七条规定、运营时间在3个月以上(以预赛网络报备时间为截止日期)的项目,可申报该赛事。申报不区分具体类别、组别。
公益创业赛:拥有较强的公益特征(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项目收益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大项目的范围、规模或水平)、创业特征(通过商业运作的方式,运用前期的少量资源撬动外界更广大的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并形成可自身维持的商业模式)、实践特征(团队须实践其公益创业计划,形成可衡量的项目成果,部分或完全实现其计划的目标成果)的项目,且参赛学生符合第十七条规定,可申报该赛事。申报不区分具体类别、组别。
三、评审办法
学校将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作品予以评审,评选产生特等奖、一、二、三等奖若干。获得特等奖的作品将代表济南大学参加山东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对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和指导教师按照《济南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济大校字〔2017〕103号)进行表彰。
四、日程安排
1.准备及项目申报阶段(2019年7月至10月)
启动本次竞赛,下发竞赛通知,各学院开始遴选项目、组建团队,并利用暑期充分开展项目调研,撰写作品。
2.初赛阶段(2019年10月至11月中旬)
初赛由各学院负责组织,院级初赛的比赛时间、比赛流程、遴选方式等由各学院自行确定。初赛后按照学校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进入校赛阶段。所有学院推入校级复赛阶段的作品总数暂定为--件,具体分配给各院的校级复赛名额根据各院上报的作品数量、质量及往年获奖情况综合考量。未进入校级复赛阶段的项目由学院根据配额确定奖项。各学院配额将由本学院作品报备数量及整体质量决定。
3.校赛阶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中旬)
校赛采取先网上评审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学校组织评审专家通过审阅项目计划书遴选项目进入校级决赛,其余项目根据网评得分评选奖项。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4.项目培育阶段(2020年3月)
本阶段主要对决赛入选作品进行培训,邀请高水平专家精准指导,督促项目进一步完善提升,为2020年“创青春”省赛、国赛做准备。
5.省赛及国赛(2020年5月中旬至11月)
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山东省竞赛;作品完善,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初赛,向全国赛区报送作品;全国决赛赛前集训;参加全国决赛。
五、其他事项
大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李书翔 联系方式:82767319
付欣如 联系方式:19861820363
刘瑞芳 联系方式:15668347591
E-mail:jdtwkcb@126.com
共青团济南大学委员会
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