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政法学院2020暑期系列云讲座(社会学)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活动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做题为《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政策》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政法学院院长梁丽霞主持,学院师生及相关学者280余人在线参加。
杜鹏教授以其充分的论述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政策问题进行了数据翔实、图表丰富的深入阐释和细致讲解,并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中国老龄人口发展趋势,积极老龄化政策实践特点,积极老龄化政策的完善,积极老龄化政策发展目标等方面开展交流。其中,在谈及中国老龄人口发展趋势问题时,杜鹏教授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同与会师生进行分享,用翔实的数据和清晰的图表揭示出新时代中国人口老龄化三大突出特点,认为从21世纪前半叶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及比例波动性、阶段化的增长过程来看,2035年和2050年都将是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间节点。杜鹏教授详细阐述了积极老龄化政策划分的四个维度,并就我国近些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划分与分析。杜鹏教授在谈到积极老龄化政策的完善即积极老龄化政策实践中的问题时特别指出,当前积极老龄化政策的重点依旧集中于养老服务建设等社会保障政策领域,养老的刚性需求与政策的低度供给之间矛盾突出,如何把软性服务与刚性需求相结合,尽可能减少矛盾仍是一个突出问题,且中央与地方老龄政策之间尚缺乏整体性与延续性。杜鹏教授认为,积极老龄化政策在制定时需要更加的精准科学,执行过程中更具操作性,其效果更能够得到绩效评估的验证,以上这些都是积极老龄化政策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的问题。最后,杜鹏教授指出,现在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无疑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还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去做的更好,下一步应当更加注重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构建积极老龄化政策的社会治理体系,用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积极老龄化政策与实践,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为其增权赋能,为其社会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并就以上方面进行了相关对策分析。
报告结束后,杜鹏教授同与会师生就养老服务政策及相关社会工作、健康老龄化新理念等当前老龄化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本次学术论坛为我院暑期开展的系列学术论坛之一,为我院社会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带来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主讲人简介:
杜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二级岗位教授,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民政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任联合国国际老龄研究所董事、国际助老会董事。曾任国际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亚大地区主席等职。
杜鹏教授长期从事人口与发展、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残疾人问题等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农村独生子女户的养老问题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等;出版《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等10余部著作,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荣获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人口学会首届全国青年人口学者奖、中国老年学学会杰出贡献奖、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研究奖等多项奖励。
(编辑:史天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