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水平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象征,做好科普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解社会大众科学素养水平,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科普工作,物理学院小物科普志愿服务队于8月4日、8月5日在全国各地同步展开“小物调研”活动。
本次“小物调研”活动通过街头访谈的形式进行,志愿者对各个年龄段的路人进行采访,包括一些基础科学知识、科学实验经历及对未来科普教育的看法。主要参与此次调研活动的城市有天津、南京、济南、潍坊、菏泽、青岛等。
志愿者通过像路人提问如“什么是流星”、“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等科学问题了解到20-35年龄段回答正确率最高,达到70%,而在城市分布方面,一、二线城市正确率远高于其他城市,进一步表明今后的科普服务工作更要关注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倾向于向教育落后地区进行志愿服务。对于科学实验经历,团队主要针对5至15岁儿童,询问是否在家自己做过科学小实验,65%的孩子们表明曾经动手做过,其中25%的孩子表示自己经常在家跟着科普视频动手做小实验。同时,绝大多数孩子们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小物实验室这种线上实验教学视频,既可以收获知识也可以收获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在未来科普教育方面,许多市民表示可以创新模式,打破传统枯燥的科普教育,使科普工作更加有趣味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引进VR技术,身临其境的体验让科普更加大众化。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团队对目前科普教育水平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下一步科普志愿服务工作打下了基础。相信“小物科普志愿服务队”可以不断进步,为科普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编辑:秦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