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一个是身体,一个是自己的情绪和信念。假如一个人比较超脱,他正在很热衷或者是一心一意追求一个东西的时候,往往其他很多东西都比较容易克服,包括身体。所以我想我在那样的一个思想的支配下,好像身体也比较快康复。”由此可以看出心理状态对一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这句话的启示,很荣幸我可以参加到心理与生涯发展中心的暑期实践活动中,让我可以在这个疫情的特殊时期在心理方面在社会实践中出一分力。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团队首先进行了调研问题的筛选,每个人都主动的进行了收集问题的相关工作。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问卷的制作流程、问题的人性化设置、以及题量的合理化增减等等,同时通过对选项的设置,我也学会了思考问题的多面性和各异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线上与线下的问卷征集中,我通过和家人,朋友,以及同学的交流沟通,一方面搜集到了足够的数据素材,另一方面也在聊天中增进了感情。似乎在疫情中,虽然由于隔离措施人们的距离疏远了许多,但是人们的心依然可以互相贴近,互诉情感。在此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疫情对于身边亲友心理的影响。即使我们中大多数并没有接触到物质层面的病毒,但精神层面“病毒”的破坏力也不小,也就是对于日益严重的疫情的恐慌,我们调研发现,大多数人都曾有过或多或少的焦虑不安,也会不自觉的注意感染人数的变化,并为之忧心。我在和爷爷奶奶交流时,会发现他们对疫情有着更多的关注度,时时刻刻都会询问疫情发展的形势,我想,因为在这些老一辈人的心中,国大于家,他们更加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和国家的安危,他们的爱国之情,比许多年轻人都更为纯粹,更为赤诚。
之后,经过进一步调查,我更加体会到现在所做的社会实践其中的意义。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每年因心理问题导致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并付出惨痛教训的青年数量不在少数,我们虽然能力微薄,但我们将会认真的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为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帮助。
疫情之下,不但试炼的是人间真情,更是对我们心理能力的试炼。当我们已经把一切防护工作做足时,一定要相信科学的力量,拒绝听信谣言,向自己的亲友传播播正能量。充满阴霾的日子里,那就点亮心里的光,一起携手勇敢前行,终有一天,山河清朗,疫情离去,正常的日子又会回到我们的周围。
(编辑:高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