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拎上行李回到家乡的我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回乡后不甚在意的“武汉不明原因肺炎”、“依法查处散步肺炎谣言8人”等新闻中提及到的新型冠状肺炎会成为一把利刃。在新年来临之际,狠狠地袭击了神州大地,并在此后的日子里,化作乌云笼罩在我国上空。积云蔽日之下,不见新年的喜悦,不见热闹的景象,一场不知期限的隔离抗击战拉开序幕。
在此关键时期,线上教学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每年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被迫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进行,遗憾的同时,大家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对本次影响重大的疫情进行了线上及线下的调查采访。本实践团队线下来到了济南解放军第960医院,对前往武汉疫区的医护人员进行了采访,她向我们详细地讲述了一场充满了忐忑艰辛与万千感动的战疫之旅。
面对党和国家的号召,来自军区的医护战士们并未踌躇退缩,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收拾行囊毅然决然赶赴武汉。虽然每个人都难免忐忑害怕,但作为一名医生,帮助病人战胜病魔、重新恢复健康,无疑是从医生涯中最光荣的时刻。由于情况特殊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由医务人员亲自完成,大到梳理器械、安装床位,小到打扫卫生、整理被褥,方方面面事无巨细。正式接收病人之后,持续高强度的工作让医务人员来不及思念家人、来不及害怕焦虑,只是全身心投入到困难艰巨的工作之中。也许那时,大家心中只有着一个共同地念想——救人。
通过介绍,我们得知医院被分为感染区红区以及无感染区绿区,红区物品不允许带离此区域。医护人员完成工作后需进入安全区域消毒处理后才能更换衣物。最初的疫情一线的防护物资实在是紧张,所以医护人员们不得不秉承“能省则省”的原则节约使用物资。为减少一次性物资的使用,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也由四小时延长至六七个小时,长时间的缺氧导致医务人员们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
在医生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无尽的辛酸与艰难,“就算吐在防护服中也不敢轻易卸下防护”,到底是什么一直支撑着他们,让他们在面对重重生理及心理考验时,还能够继续坚持完成救护的任务!我想,也许是一种职业操守,又或是因为与生俱来的责任心和正义感。何为英雄,当他们逆着人群,走上前线;当他们克服着生理考验努力实施救援时,他们就是英雄,是人民的英雄。
在严峻的工作任务、恶劣的工作条件之下,医护人员们奋战了两个多月,目送了一位又一位被治愈的患者满心感激的离开医院,也许这就是作为医护人员最开心、欣慰的时刻,也许只有看到病患们都重新恢复健康后,他们才能将悬着的心暂时放下,不再阻止自己思念亲人、好友,轻轻拨通电话,将自己一直以来的委屈、艰辛、思念尽数表达给他们。
采访期间,援鄂医护人员感叹最多的就是国家的伟大与富强。防疫工作雷厉风行,物资源源不断,及时治疗不收取任何费用,还有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虽然疫情给国家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悲痛与创伤,但却使我们的人民更加团结,当祖国作为最后的防线站在人民身前,可怕的病魔都被白衣战士与人民同心联手打败,还有什么是值得惧怕的呢?只要我们在困难面前,团结一心、共同进退,我们就一定可以战胜困难。与此同时,我也真切的感受到了国家社会给予的善意与爱,不禁感叹,就算黑夜中长明的悬灯暂时熄灭,还会有千千万万的萤火冒出,撑起微弱的光芒相互依偎,一同渡过这漫漫黑夜。
从每天增加上万名感染者到如今疫情的基本可控;从举国救援形势严峻到今天支援国外尚有余力;从痛定思痛、举国反省到真相大白证实病毒发源地并非中国,我们向世界证了明中国速度、中国成长、中国面对紧急情况时所具备的大国担当与实力,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战胜病毒,用最人道、最有效的方式减少死亡。
虽然目前国内疫情稳定可控,但国际形势仍不容乐观,多地仍出现疫情反弹迹象,北京海鲜市场疫情的再现,新疆大连、辽宁出现大量确诊人员。我们同病毒的斗争还未取得最终胜利,疫情防控切忌掉以轻心,只有各地区继续严加防控,守住战“疫”最后一关,我们才能彻底迎来无“疫”的明天。
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积云蔽日许久的土地早已阳光明媚、百花齐放。人们渐渐地开始了正常生活,继续勤勤恳恳、安居乐业。过去的已为过往,我们要做的是为将来而不懈奋斗。可爱可敬的医护人员也早已回归工作岗位,继续完成着医者的使命,无论在何处,即使需要奉献甚至牺牲自我,治病救人永远是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一员,我想对所有防疫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上演的最美逆行,让我们相信,生命有光。未来总是未知的,生活又是如此不可预测,抓住当下用力活出自己的色彩;纵使前方道路泥泞,相信勇敢的我们永远都不会退缩!
(编辑:张梦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