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化工学院“携手齐前行,共创生态美”实践活动刚刚开展。在这头一天的时间,我步行重游了因疫情而封锁改造的浮烟山。这里的一幕幕让我感觉到潍坊又“活”起来了。
犹记得7月20日那天,朝日初上,伴随着淡淡的烟火气息,我乘车前往了浮烟山。因疫情的原因浮烟山进行了封锁,但也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改造。走在浮烟山的公路上,没有来往车辆的穿梭,有的仅仅是一些晨练的人。在淡淡的烟雾朦胧下,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静谧,随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但却保住了一份宁静。路的两边种的都是些果树和农作物,经历了昨晚的小雨,使它们显得更有生机和活力。走到浮烟山的大门前,淡淡的云雾萦绕着宽大的牌坊,各色各样的秋英,在路边娇滴滴的开着默默装扮着浮云山。
临近中午,这里的车辆并不多,虽然接近30度的高温,但我也能在树底下求一片丝凉。蝉也渐渐的鸣了起来,由于今年的特殊,蝉声也比往年更大。整座山都呈现着一种热闹的氛围,蝉鸣,鸟叫,似乎都在庆祝疫情将要结束。在这里伴随着池塘、树木,我知道熟悉的浮烟山又回来了。
翻新后的浮烟山,还没有恢复到往日的辉煌,自从风筝会迁离浮烟山之后,这里也逐渐的冷淡,遥想当年,多国会聚,人山人海只为在这里求一场风筝盛宴。可现在却落得一副清闲,即使翻新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可是我错了,在夕阳的余晖下,逐渐多了一些摊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越来越多。太阳已经落山,天已变得黑暗,可浮烟山前却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这里涌动。唱歌的,跳舞的,摆地摊的,卖小吃的仿佛和白天那个浮烟山不是一个地方。这里仿佛成了夜的集会,热闹非凡不亚于之前的风筝会。孩子们跑着、笑着、闹着仿佛疫情跟从未发生过一样,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热闹。也真真正正让我感受到潍坊又“活”起来了。
在我看来,生态美不仅仅是局限于森林,河流。而人类的活动也包含在生态美中,毕竟我们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今天,我看到了疫情之后浮烟山的改变,也看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生态没有我们的参与会变得更好吗?
(编辑:王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