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实践  »  印象日记  »  正文
探寻历史文化遗迹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作者:许蓉  来源:土木建筑学院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6日 18:35  点击次数:

为了对历史遗迹与旅游商业的共存模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2020年7月31日,我来到了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首先通过提前的搜集的资料与实地的资料展示,我了解到云冈石窟佛像受到了水害、风化、裂隙、起翘、分离、缺失、环境污染等多种方式的损害。因此,我有针对的去寻找了佛像受到相应侵蚀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拍照记录。随后,我探寻了云冈石窟院史馆,学习了解云冈石窟修复的几个代表时期,以及修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运用新技术进行的3D修复技术成品。在调研期间,第十三窟正好在进行闭窟修复,当看到穿着印有“云冈文保”字样衣服的工作人员在酷暑下不辞辛苦地穿梭在各窟间,只为我们的历史文化能得到传承时,我内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由于封闭期间的十三窟禁止外人进入,我也只是在云冈石窟官微的公众号中找到了内部修复进行时的部分图片。

文物遗迹,记录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是一段可见、可寻、可生长的文化记忆,而艺术品之所以能流传百世,不只只在于它的精美,更在于历史的沉积与精华的提炼。我们探讨的或许是艺术及艺术品的意义,但是历史需要见证,而遗迹文物就是在告诉我们,那些种种都是曾经像我们一样活生生的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我们身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也要勇于承担历史遗迹、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主动利用暑假实践时间去学习了解文物保护的过程,探寻与思考商业与文物保护共存互利的模式。

(编辑:高桐坤)

<< 上一篇:勤奋出天才,实践出真知
>> 下一篇:共创文明城,有我在行动
共青团济南大学团委 2016 版权所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