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济大青年  »  第二版  »  正文
(总第100期)高校基层团委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管理员  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16:25  点击次数:

一、基层团干部的工作内涵

(一)不以事小而不为,增强团工作的光荣感

团工作面对的对象是广大团员青年,很多细致的工作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等小事方面入手,从积极策划到组织落实,从发动团员青年到活动开展,从宏观把握到微观操作等时刻体现团工作的特点。因此,面对团工作的地位和内涵,必须要有清醒地认识,只有认真对待团工作的每一件小事,增强团工作的光荣感,才能体现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二)不以事多而乱为,增强团工作的责任感

尽管团工作头绪多,任务多,既要抓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既要及时完成上级团组织布置的各项任务,又要体现学院特色;既要按时完成学院党组织安排的各项活动,又要协助学院其他部门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因此,作为基层团干部,为避免自己在团工作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乱为,就要学会知重知轻、知上知下、知大知小、知难知易,增强团工作的责任感,在标准上求高,在措施上求严,在工作上求实。

(三)不以事难而怕为,增强团工作的使命感

现代的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达到真正完全成熟阶段。他们由于受信息社会的影响,思维活跃,信息接受途径多、意识强。因此,作为基层团干部,就要针对广大团员青年的个性和特点,根据时代发展背景,增强团工作的使命感,保持共青团工作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基层团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加强修养,提高素质,老老实实学理论

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和坚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加强理论学习,是我们年轻干部成长成熟的一个必要条件和重要途径。我们要通过学习,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积极主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

(二)求真务实,弥补不足,扎扎实实打基础

一要树立重实干精神,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二要坚决克服青年干部理论脱离实际,光说不干,纸上谈兵,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树立务求实效的观念;三要善于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找准缺点,摆正位子,投下身子积极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知识储备,拓展新的认知领域和知识层面。

(三)珍惜岗位,牢记职责,踏踏实实干事业

珍惜岗位是衡量团干部事业心的尺子,更是检验团干部党性修养的标杆。共青团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需要广大团干部将共青团岗位作为人生旅途拼搏进取的支点,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要时刻高标准、严要求,把踏实工作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重担面前“不卸肩”,责任面前“不推诿”,困难面前“不退却”,利益面前“不伸手”。

三、基层团委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在于育人

(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实现理想育人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不可否认,部分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掌握不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育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价值观。

2、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避免空洞的说教,积极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运用大学生自己的语言和身边的事例,增强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使科学理论在大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邓研会这一理论学习型社团的作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3、积极捕捉教育契机。密切观察分析,及时捕捉共青团工作的教育契机。例如,体育学院团委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亲亲济大”摄影比赛、 绿色出行、让济大更健康等系列活动,及时抓住了教育契机,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将爱校之情转化为爱校之行,通过爱校之行进一步深化了爱校之情。

(二)以健全制度、激发学团组织活力为手段,实现组织育人

1、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学生党建为龙头,加强优秀团员青年入党推荐工作,抓好早期培养教育,坚持长期培养、定期考察,把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关、学习关、表现关;二是在实际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促成长,将一大批思想上进、素质全面、能力过硬、作风扎实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充实到团组织工作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

2、加强学团干部队伍建设。要制定包括分团委学生会岗位设置及职责、考核制度、例会制度、活动总结制度和学生干部管理及任免制度等在内的分团委学生会条例,更加明确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加强学团干部的培训与交流,力争打造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学团干部队伍。

(三)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素质拓展为龙头,实现实践育人

1、《团章》明确规定,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因此,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团委应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安排和部署,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2、深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和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各项学术科技赛会,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四)以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为载体,实现文化育人

1、挖掘载体,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增强班级凝聚力,培育集体荣誉感,可以开展各项球类竞赛。为全面展示学生才艺,可以开展校园风采展示大赛,分为歌舞类、语言类和书画类三类。为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要积极开展具有时代特点的辩论赛、讲演大赛、诗歌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2、培育载体,搭建学团活动宣传的新平台。为更好地对学团信息和活动进行宣传,要在创建学院简报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和打造学院团委工作网站、微博等平台,通过学团快讯、团员采风、学子访谈、网上团校等栏目积极打造学团活动宣传的新平台,使之真正成为学团活动宣传的窗口、团员青年综合素质提高的载体。

<< 上一篇:(总第101期)脚踏实地
>> 下一篇:(总第100期)倡导文明祭祀 呼吁平安清明——我校志愿者参加清明志愿活动
共青团济南大学团委 2016 版权所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