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委文件  »  正文
济大团字〔2014〕20号 关于开展济南大学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作者:管理员  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1日 15:33  点击次数:

共青团济南大学委员会文件

济大团字〔2014〕20号

--------------------★-----------------

关于开展济南大学2014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处)团委、各学生组织: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以“为祖国勤学修德 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为祖国勤学修德 以实践明辨笃实

二、活动内容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学子从学校学院实际出发,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学科专业、就业创业相结合,科学谋划,明确实践主题,深入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学生骨干培养、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爱心支教、就业创业、服务基层、科技帮扶、校友寻访等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改革实践”活动。以增强当代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奋斗精神为重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实地调查各领域变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

(二)开展“依托专业特色,践行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各学院(处)要充分依托专业特色,深入农村及基层企业、厂矿、社区,积极开展科技支农、教育关爱、文化艺术服务、爱心医疗服务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积极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并在实践锻炼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同时,引导学生走进社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关注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组织暑期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一批社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巡回演出,关注防灾自救、扶贫帮困、社区援助、社区服务、支农支教等社会热点,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开展和参与周边地区或实践地地区的和谐社区建设活动。暑假期间,学校将组建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农民工子女艺术课堂、三星梦想课堂、图书馆志愿服务等活动。

(三)开展“保护家园环境,共建美丽中国”大学生志愿者环保科普宣传活动。今年暑期,我校将继续与山东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开展山东省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采用学院组队和学生回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等活动。鼓励各有关服务队结合环保主题,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和当地农民需求,突出区域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分主题科普活动。

(四)开展“参与调研山东,服务基层建设”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暑期深入基层,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继续开展“参与调研山东,服务基层建设”活动。今年团省委组织开展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济南市人社局开展农民工调研活动,各学院(处)要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百态,增进对社会的观察和了解,反映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建言献策。

(五)开展“青马工程”暑期训练营活动。结合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青马工程”暑期训练营,进一步开展理论宣讲和调研帮扶,将所学知识与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相结合,大力弘扬和传承“科学、民主、进步”的五四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到基层了解人民、服务人民,培养学生对党和人民最朴素、最真实的感情,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客观认识矛盾、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开展“聚焦就业创业,备战挑战杯赛事”实践活动。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等问题开展调研,深入调查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实践创新能力、社会就业结构、各类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创业中存在的困难等问题,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提供有益借鉴。同时,深入到现有大学生就业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开展调研,探索基地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养成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基地在学生成才和企业人力资源储备之间的纽带作用。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认真调研,备战第十四届“挑战杯”济南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七)开展“传递母校问候,探寻校友足迹”主题实践活动。学校校友总会和校团委将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寻访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校友,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树立校友典型,打造“济大人”品牌形象。按学生所在地区组成寻访小分队,以校友总会提供的校友名单为基础,全面联系本地区的校友,发放母校就业、招生、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相关材料,传递来自母校的问候。深入采访杰出校友,着重了解校友的创业历程,撰写典型事迹报告。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学校未掌握的校友信息,完善我校的校友信息库。通过寻访活动,用校友的成功经历,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科学择业观。

(八)积极参与开展部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计划活动。主要包括4项:

1.“天翼”智慧城镇调研计划。依托中国电信集团的资源支持,在全国高校招募组建100支由相关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结合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实施,深入县域、乡镇,进行信息化知识普及以及信息化建设状况调研,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和趋势。

2.“圆梦中国”公益行动。依托新浪网和新浪微博的宣传动员平台,通过网络申报的方式,评选100个优秀的公益项目,并给予重点资源支持。各重点团队依照项目方案开展相应的公益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进行活动宣传,向全社会倡导热心公益、共圆梦想的理念,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追求和风貌。

3.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计划”。依托企业资源支持,分别开展“2014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评选、“2014索尼梦想教室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西部地区教育支持项目”、“2014年远洋地产‘探海者’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评选和企业社会责任奖评选等,为申报的优秀社会实践团队提供资源支持。

4.“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依托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资源支持,在2014年暑期通过申报的方式,在全国高校重点招募6期12个班级的大学生及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赴井冈山开展党史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坚定理想信念。

所有上述专项计划的具体信息可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http://sxx.youth.cn)上查询。

三、实践形式

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采取校级重点团队和院级特色团队立项资助制度,实践活动分为集中组队、回乡分散实践点面结合的方式。

(一)校级重点团队。各学院(处)结合自身实际,科学选择实践立项,申报校级重点团队。校级重点团队原则上以学院为单位组队,成员可来自多个学院,由一个学院牵头负责,须有专业老师带队。学校团委将对申报团队进行遴选立项,并对获得立项的团队予以经费资助,未获得立项的团队可作为院级特色团队组队。

(二)院级特色团队。各学院(处)结合今年实践活动内容至少组织2支校级立项或院级特色团队。由团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联系实践地,并开具接收单位证明。鼓励任课教师结合课题立项和社会发展需求选题组队。院级特色团队自筹经费完成实践任务。

(三)学生自主组队。学生自主组队或回乡分散实践必须在学院(处)团委登记立项,并在学院(处)团委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自主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完成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时间安排

(一)申报立项。各团队填写《济南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见附件1、附件2)、安全责任书(见附件3),于6月18日16:00前将相关材料电子版发至cyl_wangn@ujn.edu.cn,将打印版(A4纸大小)交至团委宣传部办公室(办公楼204室)。

(二)项目论证审核。6月下旬,校团委将组织评委对申请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进行论证,确定学校重点资助的实践项目和资助经费数额。

(三)培训动员。7月初,各学院(处)团委将分别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领队、指导老师等进行专题培训。

(四)启动仪式和开展实践活动。7月5日,学校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各团队奔赴实践地开展活动。

(五)总结评比。9月11日前各团队将暑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材料报送校团委(总结材料清单见附件4);9月中旬,学校将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进行评比表彰,根据实践活动成效确定发放资助经费的金额。

五、工作要求

(一)科学组织,加强指导。各学院(处)要广泛发动,科学谋划,认真做好实践的前期准备、过程控制和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等工作;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选派专门的带队老师加强指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活动形式与内容;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师生安全参加社会实践。

(二)扩大覆盖,务求实效。引导学生深入广泛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力争使每一名学生在假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为期一至两周)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结束后,参加实践的学生要根据切身感受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不少于2000字),上交实践单位对实践者具体的反馈意见表(见附件5),开学后两周内以学院为单位交至校团委。所有实践团队要撰写团队实践总结报告(不少于3000字),要求图文并茂,形象展示实践活动形式、内容和取得实效。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团委要做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在宣传阵地开辟专题、专栏,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实践团队要通过报刊、网站、微博、简报等各种宣传媒介,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

附件1: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申请报送材料清单

附件2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

附件3 :安全责任书

附件4: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送材料清单

附件5:分散实践接收单位意见反馈表.doc

附件6:《暑期社会实践人员信息表》(包括指导老师)

共青团济南大学委员会

2014年6月11日

<< 上一篇:济大团字〔2014〕19号 关于进行济南大学2013-2014学年学生社团星级评定的通知
>> 下一篇:济大团字〔2014〕21号 关于表彰济南大学2013-2014学年优秀青年志愿者的决定
共青团济南大学团委 2016 版权所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