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济大青年  »  第二版  »  正文
(总第111期)高校不同类型学生组织趋同化现象及问题的理论解释
作者:张振宇  来源:济大青年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3日 18:09  点击次数:

高校学生组织由来已久,国内对其广义的定义是由学生组成的组织;狭义的定义一般对其定义为:在教育单位内,由学生组成的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自我管理的组织。高校学生组织种类繁多,目前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探索学生组织在团学工作中的准确定位、拓宽其在党团思想教育和宣传、服务师生等作用的渠道和出现的相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本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试图引用组织社会学的相关视角对不同类型学生组织趋同化现象及相关问题做出理论解释和探讨。 一、从组织社会学看高校学生组织的内涵以及分类

组织社会学以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社会组织是由相互作用的个人或小群体构成的有特定目标的协作系统。结合组织社会学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学生组织是在高校团委领导下,由高等学校中互相作用的学生或学生团体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的协作系统。

高校学生组织种类较多,目前还未有一个明确的分类标准,针对目前的情况,笔者认为学生组织主要分为官方学生组织和群众性学生组织。官方学生组织是由学校团委或学工部门发起的并由其主导的学生组织,这类组织具有浓厚的党团色彩,组织结构固定,管理严格,在指导下开展活动,包括学生会、艺术团、网络宣传中心、志愿者联合会等。群众性学生组织主要是指由某个学生或者某些学生发起的社团性的组织,主要成立的原因在于成员拥有共同的研究兴趣、生活爱好等,比如高校中的文学社团、创业协会等。

以笔者进行调查的某高校为例,该校现有校级学生组织6个,校学生会,校自律会,校社团联合会,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校团员网站。该校共有23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相应的学生组织。除此之外还有80个左右的学生社团。学生组织总数达到200个左右。

二、高校学生组织趋同化存在的相关现象以及导致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组织的组织结构趋同化现象

上文中我们探讨了学生组织的分类,但通过对6个校级组织以及23个学院的相关组织以及80多个社团的组织结构的调查分析,发现不论是官方学生组织或是群众性学生组织,都出现了组织结构趋同情况。突出表现在学生组织设置模式和内部部门设置组织架构趋同。

(二)趋同化导致的高校学生组织形象工程较多、公信力下降

学生组织作为学院团委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出现了信息传达不到位、组织形式单一、官僚作风明显的现象,形成了主席、部长、干事层层的职务区分,活动审批复杂等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普通学生中影响力和公信力下降。

针对某学院的普通学生对于院学生会的活动形式和满意度调查显示:有66%的普通同学认为院学生会的影响力不足、公信力在下降,有70%的学生认为学生会活动形式单一,大多局限于“面子活动”、“面子工程”。 “科层制”思想在学生会盛行,活动审批要经历干事申请、部长批准、相关分管副主席签字、主席签字、分管老师签字、学院团委审批并报请上级团委等步骤,审批程序繁杂,很多活动申请周期较长,局限于就事论事,无法深入地影响、带动同学,活动效果未达到预期。

(三)趋同化导致学生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盛行

趋同化导致学生组织架构相似,很多设置的部门特点和职责不明确,所以成员之间因为兴趣、职务、相关评优利益、地域等因素产生各种私人感情和利益共同体,形成多种多样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组织内部部分成员的感情交流、小范围加强凝聚力,但有时会造成学生组织不同部门间的不良竞争、利益分配不公平、组织内部的机会成本增加、办事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

(四)趋同化现象导致社团等比较富有活力的组织的创新意识和特色丢失现象

社团出现“百团一面”的局面。社团隶属官方组织领导,疲于举办“面子活动”等非特色活动,与社团成立之初的想法背道而驰,偏离成立初衷,缺乏特色和创新意识。

社团生命周期较短。很多社团从注册到注销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社团纳新之后,没有足够的空间和精力区开展当初承诺的特色活动,新成员有了心理落差、纷纷退出,出现人才断层、无人管理的局面,只能注销,生命周期普遍缩短。

三、从组织社会学视角看学生组织的趋同化现象及问题

(一)高校不同类型学生组织的组织架构趋同性原因分析

趋同概念最早起源于生物学,组织生态学的解释是:一种竞争同型化的结果,即在竞争的压力下,组织模仿竞争对手的做法;组织制度学则认为组织是为了适应制度规范之要求而发生组织同型化的现象。

美国学者迈耶和罗恩丰富了组织行为趋同理论,两位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出发,对组织的趋同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处在一定环境之中,而组织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国内学者周雪光进一步指出了组织的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对组织趋同性的促进作用。

学生组织以团委文件及政策作为风向标并“趋之若鹜”。趋同行为实际上就是为了适应外部制度环境的要求而发生的组织同型化的现象。同时,不同组织内在的组织属性隐含着组织之间的模仿,进而引导着更强大的趋同。

(二)高校不同类型学生组织趋同的机制分析

新制度主义的推动者迪马奇奥和鲍威尔的实证研究发现,趋同现象起源于组织面临的制度环境,指出有三个机制导致了制度的趋同或组织形式、组织行为的趋同:强迫机制、模范机制、社会规范机制。显然,高校学生组织的趋同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以上机制发生,第一个和第二个机制尤其明显。

第一是强迫性机制,组织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否则就受到惩罚。强迫机制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则、法律和许可,构成了法律和政治环境。而学生组织存在于制度环境之中,需遵守制度规则。

首先,团委的导向政策对学生组织的趋同起到一种 “强迫作用”。所有的学生组织必须在团委注册,因此必须遵循相关职能部门的安排和引导,各高校团委一般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科创部,所以各组织为了便于落实团委工作安排,必须设立相关的对接部门,因此组织架构趋同在所难免。

其次,学生组织的评估体系对其趋同起到一种 “强迫作用”。一方面 ,学生组织首先要承担党团工作的相关任务。据对一个学院社团的访谈调查,该社团本身定位是文学研究,但是由于要迎接学校社团的风采展示月活动以及十佳社团的评比,每年必须有三分之二的活动要围绕当前党团政策开展,既定主题性强,既定导向明显,特色丢失明显。考核制度如同无形的指挥棒,社团不跟着走就会面临生存危机,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个性、消融自己的特色。

第二是模仿机制。迪玛奇奥和鲍威尔深入研究了社会组织之间的模仿现象,认为组织的模仿来源于目标的模糊性与环境的不确定性。

高校学生组织目标具有典型的模糊性

就我国高校学生组织而言,定位目标非常模糊,过于笼统,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学生组织定位方面的含糊与随意。

目前大多数高校将学生组织定位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师生之桥、团员之家、干部之校,在团委领导下开展弘扬党团文化和丰富校园特色的活动。表面看来目标很明确,但是仔细看来上述目标比较难进行具体化的操作,并且对各种目标要素无法进行量化的考察。另外,目标的价值导向较高,不免造成活动形式的单一,普通学生反响不大,更会造成学生组织的定位不明确和目标的缺失。

高校学生组织面临的环境也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以学生社团为例,首先由于社团每年的学生干部更新,很多有才能的领导者到大四或者毕业离开社团,造成了人才缺失,社团无法形成内聚力,经常会造成一人毕业,社团解散的危险。其次,很多社团的活动形式创新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由于社团承担着相当一部分党团理论培训的任务,很多凸显社团特色的活动无法得到及时批复和举办,长此以往造成社团特色和品牌的丢失。

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组织出现了模仿同一领域中影响力较大的学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 。比如各大社团模仿学生会之类的官方组织的组织架构和活动模式以求能够得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最终导致架构趋同,特色缺失。

总之 ,高校学生组织走向趋同,是不同学生组织适应外部制度寻求合法性的前提,获取老师和主管部门认同和学校内相关稀缺资源的重要手段,是无奈而理性的选择。只有学生组织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学生组织的分类和定位,进行分类和特色化指导和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振宇)

<< 上一篇:(总第111期)我校2016年十佳志愿者、十佳服务队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 下一篇:(总第110期)我校团委组织收看全国高校共青团“青年之声”建设工作推进网络视频会
共青团济南大学团委 2016 版权所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